导读:8月24日日本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引发国际舆论极大关注,我国部分市场发生食盐抢购现象部分电商平台显示食用盐缺货回顾:又要囤盐?多地线下
惊遁产生的起点,也就是那个传言,往往是一种规避风险的方法,而且这个方法一定是简单可及、人人都能拥有的,比如买盐。“如果要买一台价值5000元的仪器才能防辐射,那么这个谣言很可能就传不起来,因为这笔钱不是人人都掏得出的。”牟怡说。
细品两次“抢盐”原因,其实还不太一样。2011年那次,是因为有专家说碘能防辐射,人们发现盐是他们距离最近的含碘物质,于是加入疯抢行列。而这次是因为大家普遍担忧海水被污染后,海盐无法食用,于是囤货备用。
对大多数人来说,“谣盐”是他们在风险面前采取的一种自救手段,也是一种恐慌情绪的宣泄。面对不同风险,抢的对象可能变成板蓝根、绿豆、大蒜……但相同结构的文本总会被不断重述。